|
|
新聞資訊 |
提高鋼管蔬菜效益一些具體措施 |
雙擊自動滾屏 |
發(fā)布者:qywl 發(fā)布時間:2017/6/21 閱讀:1636次 【字體:大 中 小】 |
提高大棚蔬菜效益一些具體措施
一、種植高效品種 應選用在無大棚保護設施條件下不能生產(chǎn)或不能正常生長,同時又是市場效益高、產(chǎn)量高、質量好、經(jīng)濟效益高的蔬菜品種,如香椿、黃瓜、西葫蘆、西瓜、番茄、辣椒、茄子、平菇等。而一些耐寒性的蔬菜或經(jīng)過簡易覆蓋、貯藏能在冬春上市的蔬菜品種。 二、提高復種指數(shù) 大棚蔬菜經(jīng)濟效益主要是春節(jié)前后至次年“五一”前。為提高大棚種植效益,應積極推廣多茬次立體高效栽培模式,要根據(jù)不同蔬菜不同的生長特點,選用適宜品種,合理安排茬口,采用多茬種植、間套混作、立體栽培等多種形式,提高棚菜的復種指數(shù)。 三、密植促早期產(chǎn)量 以黃瓜為例,每1/15公頃密度可加大到6000株,采用主、副行栽培,當加行黃瓜長到12片葉時,摘心,留4條瓜,小架栽培,主栽培行長至25片葉后,拔除加行,保持每1/15公頃3000-3300株。此方式一般可增產(chǎn)、增值20%以上。 四、園土消毒 大棚蔬菜由于連作次數(shù)多,一般病害較為嚴重,用化學藥劑進行園土消毒可殺滅靠土壤傳播病害的病菌,降低發(fā)病率。每平方米床土注入3~5克多菌靈或300克溴化甲醇進行滅菌。 五、雙層保溫 采取雙層保溫措施,即在大棚內加蓋地膜或設置小拱棚。據(jù)有關試驗,在棚內加蓋地膜,能使地溫提高2℃,在棚內設置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內的溫度保持在15℃以上。 六、看市下種 大棚內栽培的蔬菜品種要根據(jù)市場行情確定,瞄準市場空檔,拾遺補缺,多發(fā)展精細、高檔蔬菜。只要把握好上市季節(jié),就可在時間差里取得更高的效益。 七、使用生長調節(jié)劑 棚菜應用多效唑、防落素、番茄靈、奈乙酸、乙烯利等生長調節(jié)劑,可控制徒長,防止落花落果,促進早熟豐產(chǎn)。 八、噴施稀土液 在茄果類蔬菜的苗期和始花期噴灑濃度為0.2%~0.5%的硝酸稀土液,能明顯提高蔬菜產(chǎn)量,改善品質。 九、嫁接 在大棚連作黃瓜,若用黑籽南瓜或南砧一號等進行嫁接,能防治黃瓜的多種病害,增產(chǎn)25%以上。 十、嚴防氨害 據(jù)測定,氨氣在空氣中的濃度超過5×10-6即會導致蔬菜莖葉壞死,因此在大棚內栽培蔬菜,首先應控制氮肥的使用量,在使用氮肥后要及時澆水,肥料深施并覆土,注意開窗換氣,嚴防氨氣危害。
|
|
|
|